《“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顺应“追求产能产效”转向“坚持生态优先”的新趋势🕣🟡,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质能产业对保障能源安全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也强调了“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围绕生物质发电、生物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做出重要部署🦩。
2023年7月4日,意昂4“长三角生物质发电固废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李飞鹏和俞海祥的带领下前往安徽、江苏等地进行走访调研当地生物质电厂发电情况及固废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现状,这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生物质电厂运作原理,并采集样品🙎🏼,以进一步探索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
变废为宝🤱🏼,农林废弃物获得新生
前往不同电厂进行调研
每逢七八月份👨🏻⚖️,在产粮大省安徽的部分地区,生物质发电厂将当地的秸秆✋🏼、谷壳🧖🏼♀️、木屑等农林废弃物以每吨200~300元的价格回收👶🫸🏽,将秸秆、稻壳等农林废弃物变成发电厂燃料,转换成电力供应地区企业使用𓀃。减轻部分供电企业煤炭保供压力,助力安徽省减排减碳工作⛅️,守护碧水蓝天。
同时,从农村发展来看,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可以就地取材🧛♀️,就近收集、就近加工☦️、就近消费,既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又能带动生物质资源的收储🙋🏼♀️、加工🗜、运输等👩🏿🍳,创造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可谓一举多得☺️。因此,生物质电厂在新能源领域备受瞩目。
生物质发电,最大的好处是环保
电厂工作人员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在含山🙋🏻♀️,调研团队实地参观生物质电厂。走在电厂内,厂区干净整洁🧑🏻🔬,就像花园工厂𓀓,与传统燃煤电厂难以避免的黑煤灰、尘土,形成鲜明对比。深吸一口气,新鲜的空气隐隐伴着稻草般的青涩味道🥉。
据介绍4️⃣🧜🏻♂️,该电厂主要利用农作物秸秆与果木废弃物和板材加工废弃物等生物质发电,相比于煤炭,生物质燃料含硫量极低,几乎为零。因此🍃,在向大气排放的过程中🦌,发电厂的二氧化硫含量几乎为零。而氮氧化物🧔🏻♀️,也稳定控制在100mg/m3以内,颗粒物含量也仅有0.17mg/m3🤮,远远优于排放标准。该电厂年处理生物质能力约为30万吨🍩,一年下来,可节省标准煤15万吨左右,年可向电网提供绿色能源2.2亿度🧑🏽🎤。
郭经理介绍,电厂的固废不好处理🧔🏻♀️,目前的炉渣大部分用于制砖,飞灰可做有机肥🧓🏿。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好找买家,如果有合适的买家,一吨灰渣的处理成本大概在11~15元⏩👮🏽♀️,没有买家只能填埋处理,成本会更高🏓。
绿色创新,探索生物质发电的未来
整洁的电厂
在实地调研中,调研团队有幸亲眼目睹了生物质电厂的运作过程🧵。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热能被转化为电能,以供当地的居民和工业用电。此外,剩余的余热可以用于供暖。产生的废弃物,如灰渣和燃烧后的废气🆘,也经过严格的处理,确保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为了深入研究生物质电厂的运作效果,科研团队还采集了一系列样品🧎➡️👳🏻,包括废渣与飞灰。这些样品将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析和测试,以评估生物质电厂的能源转化效率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包括灰渣的资源化途径。通过这些数据🌛,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合适的资源化方案,推动生物质电厂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
守护绿水青山,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朱经理为同学们介绍燃料处理
在利辛🔨,谈到目前电厂的收益,朱经理一脸无奈👃🏼,“生物质电厂这个行业之所以能存在,全靠国家补贴,之前烧一吨小麦秸秆,补贴40;一吨水稻秸秆‼️,补贴50;一吨玉米秸秆,补贴30;现在没有补贴了,一吨秸秆的成本在200~300元🦹🏼♀️,一个月光收购燃料也要二百多万。为了超低排放,“尘硝硫一体化装置”耗资9000万,每年电厂的利润也就两三百万,算下来每年都在亏损🚣🏿,但是没办法🧜🏻🫢,这个东西国企不做,那还有谁做,这就是国有企业的社会担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虽然生物质电厂本身没有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放在更大的维度来看𓀍,其巨大的环境👩🏻🚒📺、生态效益就是一座座货真价实的金山银山,这样的生态企业🪞,也理应得到更多的税收、资金等支持和回报。
李飞鹏老师与电厂人员交流
我国生物资源丰富🧳,生物质能发展空间大、前景广。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有机废弃物能源化潜力超5亿吨标煤。李飞鹏老师表示👁,这次实地调研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机会🚶,使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可再生能源的潜力。他强调⛹🏿,生物质电厂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若能解决当下灰渣资源化的问题,将能极大程度缓解生物质电厂的经营压力,为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做出贡献。
各方携手、形成合力,推动生物质能朝着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必将助力生物经济再上新台阶,为能源结构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